Page 131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31

第三章 畜产品安全的相关问题研究



                 4. 提高消费者对风险分析的认知程度
                 风险分析虽然是当前国际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先进理论体系,但是风险
             始终伴随着食品,所谓的“零风险”是不可能的,进行风险分析的目的不是要实

             现食品零风险,而是要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将风险控制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
             要借助媒体宣传普及食品风险分析知识,让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风险,了解畜产
             品的风险来源、程度,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为实施风险分析奠定良好
             的群众基础。另外,作为媒体自身必须客观、真实地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5. 以安全诚信为基础建立统一的畜产品安全风险
                 信息交流体系诚信问题是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如果诚信问题不解决,
             畜产品的风险分析就很难开展。如果畜禽养殖者、畜产品经营者不提供真实信息,
             风险分析工作就无法切实地进行。因此要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并以诚信体系为

             基础建立统一的畜产品风险交流体系。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风险信息进行
             有效的汇集,综合分析与处理,同时使风险信息能够迅速全面地传递到风险评估
             机构,为他们开展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原始资料,按不同等级部门、不同等级身
             份查阅不同内容的信息。通过有效的风险交流可以提高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

             效率,促进消费者对畜产品风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四、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点

                 (一)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问题

                 过去几年,国家农业部和部分省市相继研究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预警机制。质量监督部门相继开展了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排查和专项风险评
             估,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近年来各级在
             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上存在过度依赖监督抽检或风险监测数据的现象。而依

             靠监测数据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则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检测技术和标准具
             有局限性,不能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风险因子完全排查检测;二是检测样本
             具有局限性。安全因子多为违规或非法添加或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和隐蔽性,
             单靠监管检测人员抽样很难把真正有危害因子的样本抽上。因此,抽不出、检不

             了导致了监测数据的局限性,单靠监测数据很难反映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119·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