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2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202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障人们正常进行体育运动的关键所在,优质脂肪的摄入能够为人们进行体育运动
            持续提供充足的热量,科学有效地维持体温的恒定,并起到保护人体器官的良好
            作用。体育运动能够优化和改善人体的脂肪代谢情况,有效降低血脂含量,是健

            康减肥、降脂的一种重要途径。在饮食营养管理方面,体育运动员不宜摄取过多
            的脂肪,这样会造成体重过快加重,影响到人体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导致体育运动耐力的下降,不利于发挥出自身最强的运动能力。
                3. 水分补充与体育运动能力

                一般来说,口渴是体育运动员确定自身是否脱水最为直观的一种感受,而当
            人们真正感到口渴时,身体就已经进入一种轻度脱水的状态。在体育运动中,运
            动员必须及时通过饮食补充适量的水分,每隔 15~20min 就必须补充 150~300mL
            的水;在参与体育运动前的 15~20min,则需要补充 400~700mL 的水。水作为人

            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占人们体重的 60%~70%,更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
            成部分,参与维持体温的恒定与各类器官的正常功能与形态。当人们结束体育运
            动之后,容易因为大量排汗而丢失水和钠盐,此时普遍体温变高、心率加快,会
            出现体育运动能力下滑的明显现象,并且还会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活

            动。因此,任何人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都必须重视及时摄入充足的水分,
            既可以直接饮水,也可以从各类食物中摄取水分。
                (二)体育运动中不同项目的饮食营养特点
                1. 耐力型体育运动的饮食营养特点

                当人们长期参与耐力型体育运动项目时,容易消耗掉大量的能量,主要是以
            有氧代谢供能为主。随着体育运动时间的延长,人体脂肪所提供的能量也会持续
            增多,为了避免能量消耗殆尽,运动员需要通过饮食及时补充所需营养,增加糖
            原储备量,及时摄入充足的水分和铁元素。除此之外,运动员还需通过饮食摄入

            适量的维生素 B 和维生素 C,以此缓解耐力运动后的疲劳感,并帮助自己尽快恢
            复运动状态。
                2. 速度型体育运动的饮食营养特点
                速度型体育运动项目的显著特征是强度大,人们在参与速度型体育运动项目

            时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热量是基于 ATP-CP 系统和糖的
            无氧酵解提供,在短时间内能够生成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速度型体育运动项目
            是一种高功率的耗能运动,会消耗掉人体较多的糖,因此在参与速度型体育运动



            ·192·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