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224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10s;再次吸气,重复上述步骤 10 次,随着稳定性提升可联系马氏支撑变式动作,
            如同时抬起异侧手脚等。而核心区力量训练主要是以高负荷、大强度的动态动作
            为主,如坐姿伐木、弹力绳抗扭转、硬拉等复合动作,保证核心功能逐步趋于稳定。

                3. 关节稳定性训练
                关节稳定性训练可利用多向平衡性训练板或平衡训练仪进行。从双脚站立保
            持稳定开始过渡到患肢单脚站立、单脚触达标志物,还可通过闭眼、移动重心来
            提高难度。在完成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可逐步增加阻力,如加入弹力带、外力等

            维持平衡和稳定。稳定性训练的最后一步可伴随专项运动,如在平衡垫上传接球、
            投篮等。
                4. 股四头肌力量训练
                静力性半蹲和直抬腿是损伤后主要的恢复动作,半蹲角度可先由 130°到

            90°逐步过渡,症状减少半蹲时间逐步增加。直抬腿练习根据自身肌肉力量制定,
            强度根据症状的减轻由非负重变为负重。在股四头肌力量逐步提升后,加入自重
            深蹲,深蹲和屈髋后顶是篮球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模式,而且较少受到灵活性的
            限制,对已出现损伤的运动员较为友好,另外从自重深蹲也可看出一些柔韧和潜

            在发力模式不正确的重要信息,但对于伤后力量较弱的运动员要格外注意不要给
            股四头肌过大的压力,否则极易在下蹲时膝盖前屈、内扣来降低重心,训练过程
            要实时纠错。训练后期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负重,或增强单侧膝关节主导的深蹲
            训练,使训练更符合专项运动。

                5. 损伤前后心理训练
                大多运动员伤后不愿尽快返回赛场是因为他们认为过早重返赛场会导致新的
            运动损伤发生及不好的受伤情绪体验,可在恢复期尽早投入康复训练,使运动损
            伤的恢复从身体转为心理,正确认识自己的伤情,明白运动损伤这一正常生理现

            象,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如何规避损伤的发生、避免心理疲劳、调节情绪等,
            这都对运动成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受伤运动员更需要个体自主需要的满
            足,包括重回赛场后来自教练、队友、家人、朋友的陪伴和关心,各种社会关系
            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运动员身体向心理的恢复方向转变。可采取放松训练即结合

            内外环境变化、调节心理变化等,或自我暗示训练对自身注意力、情绪进行调节,
            肯定个人主体价值,消除紧张感,使运动系统逐步提升,恢复运动表现。





            ·214·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