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25
第一章 体教融合策略与发展
发展过程中作用独特。因此,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
教育理念,将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认识到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充分实现让学
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让学校体育真正回归
教育的本质,最大化地发挥其多元功能,从而更好地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
锻炼协调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3. 加快资源配置融合
加快资源融合是确保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现实基础,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大资源
便是人才资源和赛事资源。第一,在人才资源上,要不断优化“体教融合”的三
级训练网络体系,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要整合已有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校、体
育特色学校资源,联合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并将其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
养体系,与省队、国家队有机衔接,打造新型的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力量
多元投入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应发挥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优势,
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运动员培养模式,让高等体育院校积极承担使命和任务,将
两大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融合,在共同服务国家竞技体育奥运争光的同时,培养
出竞技水平和文化素养俱佳的青少年学生运动员。第二,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
必须构建横向联结、纵向打通的新型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正如王登峰司长在
2019—2020 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竞赛是推进体
教融合的核心节点。只有进一步整合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
打造适应两个系统发展的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多级竞赛体系,才能解决体教融合
的核心问题。
4. 落实政策措施融合
政策措施融合是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保障。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体教融合就一直在改革中摸索前行,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如学训
矛盾等。这些问题不是依靠部门之间的协调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
制度,促进体制机制改革。例如,推进体教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学校体育工作
的评估体系、校园运动康复和安全防护体系、青少年课余训练和竞赛体系、体教
融合与市场化参与体系等都需要在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的进程中不断予以完善。
与此同时,各项具体措施也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一步融合。
新时代的体教融合在落实上一定要强调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一体化推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