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30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校和院校之间或地区和地区之间可以开展相应的竞赛,不仅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眼
界,还可以将学生的凝聚力提升,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提升,通过竞赛后,
也让学生更有动力去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也
在很大的程度上顺应了当前新课改教学的目的,采取激励的教学来改善学生的学
习质量,让学生有自己的归属感,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家国情怀。
3. 优化体教融合的发展模式
高等院校为了更好地促进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入,就需要更加重视体育课程的
教育,设立相应的体育学科,在文化课程中也可以适当地融入关于体育教学的一
些内容,如关于体育运动的起源和重要性等,通过课堂中的理论知识来促进学生
对团队配合、战术安排等相应知识等理解和认知,并将其在体育课开展时进行实
践,充分的落实相应教学理念,促进体教融合战略思想的落实。这种教学体系,
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体育知识的理论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时不仅仅只
有实践,需将其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扎实学生的体育理论。虽然体育项目
是以体能和体力为主,但是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了解,也可以
促进学生体育竞技水平的提升,间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体育学习能力。因此在
体教结合中,体育课程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是不够的,还需要合理的融合体育和
教学。
4. 结合社会力量共同教育
社会力量是当前教育中的关键后备力,因此在实施体教融合时,不仅需要在
院校和部门之间通力合作,还需要充分结合社会的力量进行体教融合。高校需要
合理的利用社会力量,将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作为体教融合的催化剂,通过最快
的时间和最合理有效的架构打造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体教融合体制。在体
教融合期间,高校也可以接纳一些来源于社会中的体育俱乐部,让学生参与到其
中明确日后体育的发展趋势以及途径,将社会资源引进到当前的体育教学内部中,
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才可以充分确保学生的真正全面发展,融合体教融合的主要
思想,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校体教融合的发展过程中,需不断转变当前的教学结构
和特点,充分的融合体育和教学,提升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课程质量和占比,让学
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得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健康的体能,成为全面发展的
高素质人才。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