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57
第二章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4.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方法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运用多元开放
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育人的现实需要。学者杨祥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方法而不是
加法,取得成效的关键与突破的难点是找对好方法、运用好方法。习近平总书记
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到的“盐的隐喻”“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坚持显性
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等重要论述,都是对“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
政建设途径方法创新的指导。方法问题是实现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的关键点位,其
核心就是要解决“两张皮”“为难情绪”和“担忧心理”等系列现实问题。课程
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就提出坚
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问题,特别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性。他在 2016 年
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把课程思政比作“盐”——
人不可能单独去吃盐,而是要把盐溶解到各种各样食物中去,才能被自然而然地
吸收。这客观地要求我们对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如何进行融合的问题进行思考,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起到“盐”的作用,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和实践路径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
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
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课程思政彰显办
学方向,巩固指导地位,遵循育人规律,落实根本任务,完善育人体系,占领思
想阵地,而且还可以提高专业教学实效。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更加充实马克思主
义思想政治学教学理论知识,从“协同效应”角度,深入发掘高校的思政工作、
教师教书育人与大学生发展的规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培养人才的重要途
径,有利于坚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初心,为我国大学生终身的发展
提供科学的政治问题思维基础。所以,分析现在高校课程思政进行期间面临的实
际问题,研究课程思政建设中有关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实
践的方式、推行策略,对强化高校思政工作、推进思政教育改革、提高育人效果
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通过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各高校积极实践,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持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