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60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四个意识、坚持了四个信念,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把教师立德树人与学
            生自身提高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德立
            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逐步掌握了新想法、新理念、新方法。教

            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教学相长。课程思政示范课充分发掘了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
            政教育素材,在学校区域内形成了展示交流学习成果、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
                2.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缺乏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理念

                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由于起步较晚,立德树人的观念也没有受到足
            够的关注。部分院校领导,尤其是专业课程教师还不能高度理解课程思政教育,
            也没有积极融入的主体意识。部分院系也只能单纯地宣传中央政策及学院文件精
            神,对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的认识还没有深入全面,忽略了教育教学的理论计划、

            实践计划和教学方法等环节的管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发展又受教育背景、
            家庭环境等的影响,每个人的发展目标不一样,加之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一旦出
            现错误的思想价值导向,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这也就给课程思政教育建设造
            成了一定的阻碍。

                (2)思想意识存在偏差
                部分教师与学生在政治思想意识方面有一定偏离。第一,由于专业课程教师
            并没有把政治思政元素纳入教学,在讲授流程中教师往往以“说教”的方法将爱
            国主义、诚实信用、社会主义教育核心价值理念等主旨加以生硬机械地空谈,思

            想政治理论和专业课程教学依然泾渭清楚。第二,讲授过程中极易发生“嫁接”
            现状:在同一门学科的各个课程的教师,均采用同一种事例。虽然教师们把思政
            元素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总结方法也很简洁,可是当学生一起上多门课后,
            所看到的往往都是类似的学科思政事例,很易形成疲劳。因此,教学与思政教育

            不可一刀切、齐步走。
                (3)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第一,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部分院校专业课师资培训制度还
            没有完善,不能针对专业课教师进行规范性的课程思政教学训练,并且师资力量

            也存在明显不足,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讲授时仍以教授专业知识为主。教师的师
            德师风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其是不是足够的关切,是
            不是掌握其学习状态,是不是倾心关怀其成长。第二,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自然



            ·50·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