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65
第二章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其教育
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而实现“立德树
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理
论界据此加强立德树人研究,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明确了
“立德”与“树人”的基本内涵。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各类
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育人工作的基本方向是高校在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中,将大学育人的终极价值作
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创新高校育人方式方法,不断丰富育
人内涵和外延,以协同育人的方式为高校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一)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度,发挥制度的规范引导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需要依托课程思政来实现,以协同育
人制度的构建来发挥规范引导作用,从而促进教育工作的实效提升。首先,高校
可以构建领导管理制度,发挥领导作用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政策制度,形成齐
抓共管的工作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及课程设计中去,提升课程
思政的育人实效,从顶层设计出发,优化协同育人制度的高效构建,并将制度落
实到教育实践中去;其次,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也是提升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
素,思政及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育人职责
的考评制度,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和提升教育的引导及思想熏陶作用,对于提升课
程思政的建设质量十分重要,需要高校在考评工作开展中不断丰富各项考评指标,
从课程思政的发展需求出发优化考评体系;最后,也需要在教育计划中融入课程
思政,结合思政育人的目标要求,加强课程思政的教育渗透,发挥良好的规范及
引导作用,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
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二)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育人体系,强化课程的协同联动机制
课程思政的建设离不开思政教育课程及专业课程,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每一
个专业课程都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也能够实现专
业课程与育人功能的有机联系。一方面,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深度挖掘思政育人价值和精神内涵,并在教学环节潜移默化提升对学生的引导价
值,既有利于打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也能够促进课程思政的有序开展;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