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61

第二章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而然地把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要注重并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
             渗透性和灵活性的优点,才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教学、爱国情感、生态意识教育等内容渗透于课堂教学整体过程。对专

             业课教师来说,要在教学中融入时事热点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不能重复地说些大
             道理。毕竟价值塑造教学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要通过广泛的学习才能在教学过程
             中把专业课程和价值引导的要素有机融合。这也对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
             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1. 顶层设计,多措并举
                 高校党委领导人员要深刻意识到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其职
             能意识,充分理解各门学科都具有立德树人的功能。要充分承担起学校领导的责

             任,主动融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强大思政格局。高校应当组织专业课教师
             参与学科思政教育的有关研讨会或者聘请思政教育方面的专家对专业课教师进行
             辅导,或者现场参观优秀思政示范课的授课过程,对专业课教师开展有关马克思
             主义基础理论、十九大精神等的培训,让专业课教师对学科思政教育有更深入的

             认识和掌握。同时,通过高校对课程思政开展的各种机制变革,特别是与奖惩有
             关的机制变革,可以进一步增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学校贯彻党委主体
             负责制,就是要从制度制定方面为课程思政建设保驾护航。深入课堂教学一线,
             带头投入专业课教师的集体备课中,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出谋划策,鼓劲助威。

             提倡由党委领导人员上讲坛给学生们上课,这样面对面的教学更能激起学习兴趣。
             领导干部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和在行动上的亲身践行,才能够有效促进全员教育
             的进程,从而达到了全员教育的目的。

                 2. 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发力
                 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学生最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自
             身的治学境界、师德师风和教学投入积极性等。第一,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思政
             教学师资队伍,通过教师专门训练和党课团课教育,对教学能力进行不断地强化,
             然后和专业课教师形成一对一互助小组,一起来执行课程思政建设。第二,学校

             必须把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和责任等都落实到位,保证全体的教师都能够紧跟课
             程思政建设的脚步,既不会落伍而且也不会拖延,确保每一位教师在学习的过程
             中都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更有针对性地发挥自身优



                                                                                  ·51·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