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72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养时代新人,这既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目标,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所提出
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
全课程、全教师育人体系,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有利于真正将德育
落到实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培育好时代新人。
二、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
高校教师肩负着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和使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意味着
高校教师要根据教材、课程性质、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有的放矢地参与课程思
政建设。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要求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的教育方法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正确的政治导向
高校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使课程思政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前进,有利
于实现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正确的引领作用。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不仅要
求教师要进行知识传递、价值引导、能力培养,更要求教师要培养具有鲜明的政
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人。
为了解决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方向性问题,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
根本目的,需要高校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教师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求,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选择相应的内容,构建自身的知识
体系,把握内容的正确性与方向性。从当前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来看,部分教师
只讲知识不讲政治、只讲政治不讲原则或者只讲政治不讲方向,导致大学生只是
片面地接受专业知识。高校教师要在教学中,将知识的学理性和政治的方向性有
机融入,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始终以正确的政治导向对待知识传授,以
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守党和国家的政治原则、政治观点、政治方向。
(二)深厚的专业知识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把握课堂教学这一形式,具有
与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
理论知识。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两方面的深刻内涵。一是高校教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