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76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课程思政”中教师不仅要系统而科学地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建立知识与人、与
            生活多向度的交融关系。高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

            的客观规律,明确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动回应学生所关注的与他们的
            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为切入

            点,在讲授专业课时,根据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明白大学生所学专业所需的技
            能、情操和知识,使学生成为课程思政的主动参与者,将思政作为“盐”有机融
            入知识传授中,培养对所学专业认可度高、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

                (三)将育人意识贯穿课堂教学
                当前,高校实施了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新一轮教学改革,其教学改革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水平及育人意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
            师“不懂思政”“不会思政”“不主动讲思政”,无法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不能正确处理“德”与“知”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导致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立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课程思政,要提
            高课程思政教师对自我育人责任的认识和自主育人意识的唤醒。

                教师要将育人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把育人意识贯穿到教书、管理、服务
            之中,明确其所承担的不仅是某一门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更是传播知识、传播

            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实施教师育人
            意识提升计划,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其他学院课程
            思政建设的联合纽带功能,突出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作用,与专业课教师开展教学、

            科研方面的合作,调动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主动性,从制度上落实教书与育
            人的统一安排,使教师认识到其所拥有的育人使命,自觉转化为育人行动。除此

            之外,将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纳入教师的评价体系之中,健全绩效管
            理考核机制,设立课程思政教师专项改革计划,从而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

            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研究中,认真钻研如何在课堂中进
            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四)以专业素养实现价值引导

                教师教育者所必须拥有的核心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德性、价值观
            等综合运用于教师教育复杂情境中所表现出的综合性品质即专业素养。价值引导



            ·66·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