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77

第二章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能力是课程思政教师的一个重要能力。教师专业素养的质量影响着对大学生进行
             价值引导的质量。大学生是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教育对象,

             其素质的提升有其内在的发展机制,具有鲜明的感染性。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
             以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来提高大学生的内在素质,达到精准“滴灌”。
                 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要求,教

             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以专业素养的提升,来实现对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课程思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着重点是提升育德能力,育德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
             教师自身的学习,更在于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的保障。一是要通过常态化的培训,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典
             型经验分享、现场观摩交流、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

             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二是要构建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联动机制,形成学
             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处牵头,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以机制
             体制的落实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学校要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

             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院系要发挥主导作用,结
             合院系特点和专业课程,组织教师有序开展课程思政。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时代发展的使然,是解决专业教育
             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的重要举措。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教师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道德品质、专业素养、教育方法和专业知识这一系

             列综合素质。随着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教师面临着较多的实施困境,
             制约着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教师必须从自身的知
             识储备、育人能力、育人意识、价值引导做起,把价值塑造融于知识传授与能力

             培养之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67·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