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114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Research on Food Safety and Packaging Testing


            有些溶液“保质期”有限,如金属元素标准溶液可存放一年;标准滴定溶液要求
            两个月标定一次;淀粉溶液、碘化钾溶液要求现用现配等。还有一些溶液有特殊
            的存放要求,如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显色剂——萘胺盐酸盐溶液要在低温下存

            放,当颜色变深时弃去重新配制。还有的溶液在存放过程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定期检查重新配制,如测定纯净水中的高锰酸钾耗氧量,用到的高锰酸钾标准
            溶液和草酸钠标准溶液,存放时间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度发生变化,不出
            现应有的现象(样液中加入草酸钠溶液标准后,原有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颜色

            不能完全褪去而呈现淡黄色),致使检验无法进行。又如,测定食品中的二氧化
            硫时,应尽量减少碘标准滴定溶液与空气接触,否则平行试验的差异会超出标准
            规定的要求。
                (三)选择检验方法

                检验人员应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有时方法标准中会有多种方
            法,需要根据检验性质、实验室条件及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来选用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中的第一法为仲裁法,对结果有争议的也可选用第一法;实验室条件不
            容许用仪器分析法的可选用化学分析法;不同食品中含某种成分含量不同时选用

            的方法也不同,如测定食品中的钙含量,牛奶中的钙含量大概是每 100 克牛奶中
            含钙 100 毫克,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进行测量,而保健品鹿产品
            胶囊中的钙含量是 20% 左右,在不减少取样量的前提下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进行测量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这种高含量的钙的测定可选用 EDTA 滴定法进行

            测量。
                (四)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操作人员掌握操作规程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由于人为因素造
            成的误差,有可能为偶然误差,也有可能为过失误差(也可称之为错误)。例如,

            在测定白酒中的总酯时,不同的操作人员,滴定速度不同也可造成检验结果的差
            异,这种误差可尽量设法减免。但是,由于操作人员对检验方法标准理解能力有
            限而造成的差异将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度。
                (五)实验室环境的要求

                在理化检验分析中,环境温度对检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滴定法分析时,
            尽量在室温是 20℃的条件下进行,比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都要对滴定的体积
            进行温度校正,消除温度对体积的影响,只有在 20℃时校正值为零。又如在测



            ·102·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