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136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Research on Food Safety and Packaging Testing


            子吸附率为 94.34%。刘世辉等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降水中的镉等金属元素进行
            富集,具有良好的检测结果,其检出限接近 ppb 级。
                (二)重金属检测方法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与质谱联用,利用 ICP 使试
            样去溶剂化、汽化、解离、原子化、电离,再将待测离子送入真空质谱系统进行
            测定。既可以按照荷质比进行半定量分析,也可以按照特定荷质比的离子数目进

            行定量分析。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多元素的快速分析,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
            速度快等特点。但该法运行成本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高温会引起诸多的化学
            反应,从而使得分子离子的强度过高,致使测量结果受到干扰。Griboff 的研究
            中建立了 ICP-MS 法测定鱼类样品中砷元素,检测限为 8μg/kg,标准添加回收

            率为 88.9%。利用此方法检测富营养化水库中银环鱼的砷含量,可评估食用该水
            库的鱼类是否会存在健康风险。Guérin 经硝酸和过氧化氢消化提取后对 159 种鱼
            和其他海产品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此方法对铅、铬的 LOQ 值分别
            为 5μg/kg、20μg/kg,LOD 值分别为 83% 和 87%。李爱阳等通过将 O 2 作为反

            应气通入八级杆碰撞反应池(ORS)中消除质谱干扰,而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串联质谱法准确测定水产品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结果发现淡水产品中重金属的
            含量在整体水平上低于海水产品,其中以草鱼最为突出。
                2.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原子吸收光谱是近年来最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在食品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中被广泛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原子蒸气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受特征波长
            的辐射产生共振吸收,其基态原子含量与吸光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
            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相较于其他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准确

            度等优点。Lavilla 采用塞曼(砷、硒)或氘(镍、钒)背景校正的电热原子吸收
            光谱法,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检测。在优化条件下,干组织中砷、硒、镍和钒
            的检出限分别为 0.6mg/kg、0.3mg/kg、0.2 和 0.4mg/kg,相对标准偏差在 3% ~ 10%
            范围内。李万杰等的研究中建立的硝酸和高氯酸微波消解技术,并用石墨炉原子

            吸收光谱法检测贻贝、鱼等海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样品
            中重金属镉、铅的检测限均都小于 0.08μg/g。任兰等采用硝酸和过氧化氢进行
            微波消解样品,基体改进剂选用磷酸二氢铵和抗坏血酸,然后用优化后的石墨炉



            ·124·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