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169

第六章 食品安全检测与食品微生物检测研究




                       第二节 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一、光谱技术概述

                 (一)基础理论
                 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比较多,该技术主要是对食品中的物质成
             分或含量进行分析。通常检测物质会具有基态带电子,在电磁波照射下,电子会

             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能量,呈激发状态,基于此,物质中的电子散发出不同形式的
             能量。光谱技术就是通过这一原理进行食品检测分析。例如,食品中的重金属元
             素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采用光谱技术能够便捷、高效地对金属元素及其含量
             进行检测;并且,光谱技术还能够对食品中的水、蛋白质、防腐剂含量进行准确

             检测。目前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光谱技术凸显出很大的应用优势。包括:突出的
             便捷性,采用光谱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便于检测人员操作,检测效率高;光
             谱技术的元素区分能力较强,能够同时对多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且检测精
             准度高;光谱技术能够对食品的具体形态进行模拟;光谱技术表现出良好的环保

             性,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不会出现污染问题,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光谱检
             测技术的安全性较高,不会损害食品安全性。
                 (二)基于光谱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关键技术
                 1.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1)近红外光谱检测原理
                 近红外光(NIR)是一种存在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IR)中间的电
             磁波,美国材料检测学会 ASTM 给它下的定义是波长在 780 ~ 2526nm、波数为
                            -1
             12820 ~ 3959cm 的光谱区间。近红外光谱反映的是有机物分子中单个化学键的
             基频振动的倍频及合频的重叠主导,所以利用该检测手段测量的目标一般为含氢
             基因 H-X(C、N、O)的倍频与合频重合。当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检测时,
             如果检测对象是由不同有机物分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对近红外光谱各波长的吸
             收率不同,会有差别地显示出波峰与波谷,这样就起到了甄别的作用。在进行食

             品安全检测时,不同的有机物分子对近红外光谱各个波长的吸收率都存在一定的
             区别,在光谱上表现出特定的波峰和波谷,也正是因为这个检测基本原理,所以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具有针对性,主要是针对有机物进行定性鉴



                                                                                 ·157·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