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171

第六章 食品安全检测与食品微生物检测研究




             射。可以利用虚态能级概念说明拉曼效应。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能级数据信息,
             所以会对拉曼光谱做出不同的反应。利用各种物质的拉曼光谱特征不同,结合数
             据库资料匹配,完成拉曼光谱检测,还可以利用拉曼光谱特定谱峰强弱程度来有

             效实现半定量分析。
                 (2)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特点
                 拉曼光谱技术的诞生是现代检测技术进步的体现。由前文可知,拉曼光谱反
             映的是检测对象的分子振动或者转动能级结构的数据信息,这说明不需要针对不

             同的检测对象而去准备不同的检测材料,降低了检测过程的烦琐程度,体现了现
             代检测技术的优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流程的简化,也就意味着效率的提升与成
             本的降低。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如溶剂提取法等,对不同的检测对象进行定
             量、定性检测时,时间花费多,成本高,利用拉曼光谱检测技术便可以避免以上

             缺点。
                 (3)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实例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针对三聚氰胺的检测技术有很多,传统的检测技术
             比如气相色谱法等,检出限可达 0.05mg/kg。类似的传统检测技术虽然在检测结

             果上可以达到合格的目标,但是速度上却存在重大缺陷,不能满足快速生产的要
                                                                        -1
             求。如果利用拉曼光谱检测技术来对三聚氰胺位于 708 ~ 714cm 的拉曼光谱特
             征峰及其强度进行分析,对三聚氰胺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快速检测,检出限可以达
             到 2.0mg/L,对于常见的含氮化合物如尿素、亚硝酸盐等物质,利用拉曼光谱技

             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误差,并且时间短,从开始检测到得到检测结果,只需
             10min。拉曼光谱分析技术还可用于鉴别牛奶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在三聚氰胺
                            -1
             的特征峰 710cm 强度和浓度之间建立校正模型,检出限为 0.5mg/kg。
                 3. 荧光光谱检测技术
                 (1)荧光光谱检测基本原理
                 荧光光谱法发展时间较长,种类很多,包括高效液相色谱 - 荧光法、荧光分
             光光度法、薄层色谱 - 荧光法等。荧光光谱检测过程中,利用特定波长入射光检
             测物体,食品原子在荧光光谱能量的激励下从基态转变为激发态,并相应发出波

             长长于入射光波的出射光,当停止光照时,失去能量来源,被测对象不再发光,
             这就是荧光现象。荧光光谱检测技术主要依靠被测对象的荧光强度、荧光发射波
             长及激发波长 3 方面光谱信息来完成检测目标,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159·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