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175
第六章 食品安全检测与食品微生物检测研究
重要,不仅是要辨别食品的质量,食品的种类、原产地等因素的鉴别工作也是新
时期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重点工作内容。比如鱼油、酸奶、茶叶等食品,这些食
品同种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味道差别。其中国外研究学者 Cozzohno 就利用红外
光谱技术对不同动物肉类进行分析,在其研究过程中分别选择了猪肉、牛肉、羊
肉、鸡肉等肉类进行分析,在进行了具体的判别工作后发现,红外光谱技术的鉴
别准确性可以达到 80%。此外,周子立等还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大米、酸奶品种
进行全面研究,在其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米、酸奶等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然
后利用小波变换的方式,建立起相应的模型,完成具体的分析,有效保证品种全
面发展,在预测酸奶品种中的正确识别率可以达到 100%,其中品种的拟合率为
98%,而在大米品种的辨别中,正确识别率和拟合率分别为 97.5% 和 98.7%,由
此可知,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快速、无损地检测出酸奶、大米
等不同食品的品种。而在对茶叶品种检测判别的研究中,陈全胜等将红外光谱技
术和 SIMCA 模式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了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五类
茶叶建立形成了具体的类模型,在五类模型中,让红外光谱技术对五类茶叶样本
进行识别,并且经过反复试验,将试验数据总结提炼,最终五类茶叶的正确识别
率分别为 90%、80%、85%、100%、100%。
3. 食品产地辨别
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食品真伪、食品种类、食品产地属于基础的检测内容,
而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产地辨别工作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食品产地
的追溯,如果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能够将事故问题控制在最
小范围内。尤其是,国内外食品贸易联系性不断加强,关于食品原产地问题也得
到了各国的重视。其中肖应辉等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的葡萄酒进行了全
面的辨别研究,并且将其和最小二乘法判别技术进行全面的结合,将中国、澳大
利亚、法国、英国、德国等生产的葡萄酒进行了鉴别,在实际应用鉴别的过程中
发现,产自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辨别成功度较高为 90%,其他 4 个国家的葡萄酒较
为相似,因此正确识别的概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0%、60%、65%、70%。此外,
段翠等也应用了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鲈鱼进行了判别,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不同饲养条件下,可识别能力各不相同,最高正确率达到了 80%。徐俊晖等针对
国内不同地区的橙子品种进行了研究,同样采用了 SIMCA 模式,对不同柑橘、
橙子的产地进行定性分析,其中样品的识别率均可以达到 100%。不仅如此,鸡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