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174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Research on Food Safety and Packaging Testing
行了应用研究。梁逸曾等,曾经提出了一种根据变量情况的加权算法,在实践证
明的过程中,得到了具体的验证。此外,在红外光谱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还拥有
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检测方法,包括定量校正方法、改进算法、高斯过程回归、贝
叶斯神经网络算法等多种不同的具体算法。这些众多的方法需要在实际应用过程
中进行全面的发展。
(二)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1. 食品真伪辨别
目前,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食品掺假、造假的问题,不仅
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很多造假、掺假的食品无法保证质量,严重的情况下
还会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问题,传统的化学检测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地鉴别食
品真假问题,因此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真伪辨别中展开了全
面的研究。吴迪等利用红外光谱技术针对肉类掺假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其中
针对不同形式的肉类进行了检测,包括生肉、熟肉、切碎的牛肉等都进行了全面
的研究,分别采集了 400 ~ 2500nm 波长的光谱,并且将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以
此对比数据之间的差距,并建立起回归模型展开分析,具体判断肉类掺假程度。
为了进一步明确红外光谱技术的鉴别能力,在猪肉中分别掺入了羊肉、牛肉、奶
粉、小麦粉等不同物质,并且分别进行预测监测,根据实际检测后发现,在 4 个
检测项目中:掺入羊肉的猪肉的预测标准差为 3.33%,相关系数为 0.87%。而在
掺入牛肉的猪肉、掺入奶粉的猪肉、掺入小麦粉的猪肉的预测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分别为:2.99% 和 0.89%、0.92% 和 0.99%、0.57% 和 1.000%。由此可知从红外
光谱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完成对肉类掺假的辨别工作,此外如果将掺加量控制在一
定的范围内,判断的准确程度可以达到 95.7%,甚至更多。不仅是猪肉,在蟹肉、
牛肉、奶粉等食品中,红外光谱技术都能够利用定量模型,判定产品的真实程度。
国内的研究学者庄小丽等,曾经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成功分辨出来 20 个橄榄油样
品中的不同情况,根据不同的光谱波段和最小二乘法,建立起来的定量模型,能
够让罂粟油、葵花籽油、山茶油等不同的油类品种,显示出一种不同的光谱情况。
此外,唐文屹等利用红外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作用,建立起判别函数,正确
率可以到达 90%。将红外光谱技术和神经网络相结合,正确率达到了 94%。
2. 食品种类辨别
对于食品而言,不同食品之间的品质、口感各不相同,因此品种辨别极为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