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19

第一章 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发展思考




             在的数据孤岛、难辨真伪等问题,“区块链 + 大数据”是解决数据拥有者间的数
             据共享,促进食品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的可行方案。面对日益剧增的粮食需求与
             有限资源之间矛盾凸显,进一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并

             研发新一代食品生产技术,将是未来食品科研工作者的重点方向之一。
                 资源浪费及食源性疾病暴发是制约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具
             体包括:第一,食品种植过程中滥用化肥、农药等,导致农产品中农残超标、水
             土污染严重等问题;第二,发展中国家易腐食品损失严重,发达国家消费者浪费

             的食物总量巨大;第三,食品加工及运输过程中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第四,由
             于无法快速有效溯源食品污染源头,通常将受影响食品作为病原体的潜在来源而
             全部丢弃。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将是促进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核心要素。物联网能够部署贯穿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采集数据。通过对物联

             网采集到的种植大数据与农田地理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现精准农业,构建优质、
             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浪费与水土污染;
             提高食品产业链透明度能够减少食品产业链加工过程浪费、减少消费者的食品浪
             费数量。区块链与大数据结合可以使得食品供应链完全透明,实现:第一,优化

             产业链结构,减少加工浪费,优化产品调度策略,降低运输能耗,减少尾气排放;
             第二,食源性疾病暴发时,实现污染源精准溯源及污染品的快速找回,保障食品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效益与品牌形象。基于大数据画像技术对消费者的消费、饮食
             等数据进行分析,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膳食建议,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降低营养

             过剩食品损耗。至 2050 年,全球人口数量将超 90 亿,面对有限的资源,基于大
             数据、人工智能的未来食品开发也将提速增效。未来食品的研发需要融合食品生
             物、食品大数据、组学大数据、深度学习医疗健康等学科知识,开发出健康美味、
             风味独特、营养均衡的新一代食品,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我国要把握未来

             食品研究进入生物组学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战略机遇,尽早布局,充分融合食品分
             子分析、电子信息、数据建模和分析等技术,根据食品营养组分和芳香分子特性,
             通过食物配对和食品风味搭配,设计开发新一代食品。












                                                                                   ·7·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