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31

第一章 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发展思考




                         第三节 新技术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代谢组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一)在食品营养领域的应用
                 代谢组学在营养学领域的应用也称作营养代谢组学,可研究食物中活性成
             分作用机制、食品营养素量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代谢组学技术丰富了现代营养学

             研究方法,将食品科学与医学有机结合起来。代谢组学可以通过监测代谢物浓度
             来分析生理过程,适用于测量饮食的代谢效应。JUNG 等研究了绿茶提取物对小
             鼠肠道微生物和皮肤的影响,通过全面的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短期补充绿茶提取
             物可以显著改善微生物代谢组和皮肤代谢组,特别是包括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在内

             的益生菌水平和紫外线防御水平。王希越等通过 GC-MS 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
             析大米中脂肪酸,共检测到 16 种脂肪酸,并以每种脂肪酸峰面积的相对偏差考
             察这种方法的稳定性,16 种脂肪酸相对偏差均小于 10%,说明这种方法的稳定
             性较好。将这种方法用于 5 种大米脂肪酸分析,可准确获得各样品间脂肪酸轮廓

             差异信息,可用于研究脂肪酸对大米营养价值及品质改善的影响。XIA 等采用
             UPLC-Q-TOF-MS 的代谢组学方法评估了马奶发酵为马奶酒的过程,确定了 7 个
             关键代谢途径,共鉴定出 354 种代谢物,其中具有功能性的 γ- 亚麻酸、L- 谷氨
             酰胺、初级胆汁酸在发酵过程中减少,γ- 亚麻酸可以降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

             和癌症的发病率,L-谷氨酰胺可以用于治疗胃肠道溃疡、辅助癌症治疗、缓解疲劳、
             调节免疫,胆汁酸在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能提高能量的利用,这一发现为马
             奶及马奶酒中功能性化合物的分离提供了重要信息。
                 (二)在食品质量鉴别中的应用

                 食品原料的来源是消费者进行选择的重要依据,掺假问题也是消费者关注的
             重点,通过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对非特定目标物的检测,可以更加精确地做出鉴别。
             PAVLIDIS 等基于 HS-SPME/GC-MS 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对肉糜中及其添加剂
             的挥发组分进行了鉴别,筛选出了醛、醇、酮、呋喃、酯类等几种具有鉴别意义

             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区分肉的种类、鉴定未知品种肉类样品。目前,消费者认
             为来自放牧奶牛群的高山奶酪更健康、营养价值更高,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在
             这种情况下,奶农和消费者都越来越多地要求保证以牧草为基础的奶酪的真实性,



                                                                                  ·19·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