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79
第三章 食品加工中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的情况。在常温环境下,利用超高压技术可以让达到一种轻微烹饪的状态。在这
种状态下,肉制品能够有效提高肉制品的弹性和保水率。其原理就是通过超高压
处理,可以提升肉制品中糜凝胶亮度,使其看起来更加新鲜。因此,有很多国家
在进行肉制品生产时,会应用超高压技术来提高肉制品的鲜嫩度,比如日本。另
外,在高压状态下,水的冰点会明显下降。一般情况下,水在 200MPa 的压强下,
温度即使在 -20℃时也不会出现结冰的状态,因此冷冻食品比较适合使用超高压
技术,这样可以使肉制品不出现结冰的情况,保持原有的状态。
三、超高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由于超高压是基于对食品主成分水的压缩效果,它是利用了帕斯卡定律,因
此对于不适合这一定律的干燥食品、粉状或粒状食品,不能采用超高压处理技术;
由于高压下食物的体积会缩小,故只能用软材料包装;一些产芽孢的细菌,特别
是低酸性食品中的肉毒梭菌,需在 70℃以上加压到 600MPa 或加压到 1000MPa
以上才能杀死;酶因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不同,超高压下活性变化也不一样,故
需加压到所有酶失活为止。若允许残存酶时为防止流通中质量下降需采用低温流
通的方法;超高压装置必须采用耐高压的金属材料和结构,故装置笨重,且基本
建设费用高;因反复加减压,高压密封体易损坏,加压容器易发生损伤,故使
用的超高压装置目前压力在 500MPa 左右。虽然已经进行了蛋白质、淀粉等天然
高分子物质及微生物的基础研究,但实际应用时仍需根据加工的食品设定处理
条件。
由于国内外有关超高压理论与技术日渐成熟,加工设备正在逐步完善,超高
压食品的品种将不断丰富。根据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超高压技术在我国可以从以
下方面取得进展。超高压条件下,杀灭微生物,而食品的营养、色泽和香味不会
损失,此方法的成熟有利于推动我国冷杀菌技术的进步;超高压技术可重点应用
于生鲜鱼肉及火锅用的生鱼片、生牛肉条、生羊肉片等“半烹调”食品,这些生
食先经超高压处理再经简单加热即可食用,不但没有改变原有的生鲜风味,而且
大大提高了食用的安全性;超高压技术能使鱼肉蛋白质变性凝胶化,再经低温保
存,可得到更高的凝胶强度,采用加压——加热方式,制造鱼糜制品;由于在高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