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P. 114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四、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文化意识培养的观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文化意识培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文化意
识培养的效果。课堂教学不能唯知识、唯语言,而要树立强烈的文化教育意识,
要牢牢记住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英语课堂教
学的分内职责。教师只有从理论上理解、接受文化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才会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落实执行,才有可能让英语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教
师应该以语言知识为基础,认清英语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的关系,然后在教学过
程中,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含在英语语言结构之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们认识到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文化对比与语言对比掌握中西方文化
间的异同,提高引导学生分析、把握文化差异问题与文化冲突问题,将文化意识
的培养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从而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为了更好地将
文化意识培养渗透到英语的语音、词汇与句子等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学
生的领悟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将文化意识教学内容进行有序排列。充分挖掘英
语教材中承载的文化意识培养内容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将教材中蕴
涵、注释的文化信息整合起来。比如,在讲授“Food and Drink”,“Buying and
Selling”等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師在教学设计时,就应当有意的将相关的文化
知识引入到课堂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把
握文化意识培养的量与度。
(二)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与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就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
式和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等。那么初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为三个方面,第
一方面是语言交际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包括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
语和告别语;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了解英语国
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并用恰
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意识 。第二方面是非语
言交际的意识培养。非语言交际不仅仅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它还包括如服装、发
式、化妆用品、行走姿势、装饰用品等等。它包括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
如手势、表情等;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第三方面是
其他文化意识的培养,它包括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