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P. 36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个人都可以在能力范围内进行高效学习,并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融入趣味性因

            素,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对课堂所学内容形成更
            加深刻的认知,为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
                 (二)多样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已经趋向成熟,但是受认知特点的影响,仍然对新
            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遵循多样性原则,

            利用新颖的作业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日
            后的深度学习作好铺垫。另外,英语作业的设计包含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
            受“双减”政策的影响,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布置听、说、读、写等多

            元化的课后作业,帮助他们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听力与口语技能,以及书
            面表达能力,促进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多样性课后作业

            时,教师还要控制作业的整体数量,避免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负担,精简每一
            项任务,真正意义上做到“减负增效”。
                 (三)目标充实性原则

                 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作业设计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多重发展需求,包括
            英语专业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充实作业内容,将
            多种发展内容全部融入作业中,以此实现多重作业目标。初中英语教师要深入研

            究教材内容中涵盖的多种目标,以及学生在作业中的所思所获,据此合理设计作
            业,以保证能够兼容多种教学目标。通过这种类型的作业设计,学生通过少量题
            目就能够实现较多目标,充分体现了“双减”政策的核心要求。

                 (四)难度分层性原则
                 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严格落实好分层作业设计要求,保证不

            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避免“一刀切”和“大锅饭”。在分层
            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英语知识基础、学习
            习惯、学习能力等,结合这些因素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然后设计出相应

            层级的作业。设计分层性作业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本方式,也是对学生实施
            针对性训练的关键之举。教师对于设计出的分层作业还需要建立上下贯通渠道,

            以保证较低层级的学生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从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内容趣味性原则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设计的作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教师要在


            ·28·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