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P. 37
ֻ၂ᅣ`Ԛᇏႇე࢝࿐ڿ۪ࠣԷྍฐ࣮
作业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以此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
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英语学科的知识体量比较大,再加上缺少社会语言环境,很
多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不感兴趣,也因此初中英语成为很多学生的短板。如果教
师设计的作业没有趣味性,就会让学生产生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的感受。因此初中
英语教师要加强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让学生不再将完成作业训练当成一种负担,
而是将其当作一次充满欢乐的探究之旅。
三、“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着许多与“双减”政策相
背离的问题。首先,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太过于依赖教辅资料,缺乏基于学生现实
学情对课后作业进行开发设计的意识。有的教师甚至同时使用多本内容相近的教
辅资料,难以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产生针对性的效果。加上教辅资料内容与品
质参差不齐,导致课后作业的现实意义大打折扣。其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听
说读写各项能力自然都是提升的关键,但当前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应试
教育观念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往往都是有关语
法技巧、阅读技巧的书面作业。加上书面作业也是较为直观、易检查的作业完成
形式,所以作业设计中就出现了书面作业多,听说训练几乎为零的不良局面。这
样的作业设计方式既不能落实课改的要求,也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总有短板,能
力发展不均衡。与此同时,教师一直都习惯于为全班同学布置相同的课后任务,
学生并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这时教师所忽略的是学生之间学习能力与英语基础
的个体差异性,统一的要求使得一些后进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搜答案、抄作业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将课后作业潦草应付的学生则会在这样的
恶性循环中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就作业完成方式来看,虽然当前合作学习在课
堂中的运用已经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认可与青睐,而课后教师所设计作业几乎都是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综合性实践、探究型任务几乎没有,也因此课后作业呈现
出一定的局限性。最后,教师与学生在作业上的互动较少,使得作业有效性降低。
在作业评价中教师所体现出的作业批改不及时、作业建议缺乏针对性、缺乏对作
业反馈后的持续跟进等问题都使得学生对作业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即重量轻质,
作业意义不突出。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