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P. 38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二)问题分析
1. 作业形式单一。目前,初中英语作业绝大多数是书面作业形式,如:单词
句子抄写、英汉翻译、命题作文或冗长的阅读答题等,作业形式刻板、千篇一律,
存在严重的机械化、重复性问题。这造成多数学生对作业兴趣不高甚至逃避作业,
并认为完成作业对成绩的提高毫无作用。2. 作业量偏大。调查发现,目前多数学
校的初中英语家庭作业量每日至少在 40 分钟以上,日常的作业量更是接近一场
考试的题量,除了英语以外,其他学科作业量也类似。这使学生放学后需要花大
量的时间在作业的完成上,一方面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另一方面,也
容易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厌恶情绪,学习兴趣下降,长远来看,十分不利
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得不偿失。3. 作业内容不够科学。孔子提出要“因
材施教”,针对学生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同样的,在进
行作业布置时也应把握“因材施教”的核心理念,确保作业的难度符合学生的学
习情况,只有如此,才能发挥作业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中的积极作用。但目前,
“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依然广泛存在,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
长此以往,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容易因为无法获得成就感而失去学习信
心和学习兴趣;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作业起不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作用。
四、基于“双减”政策的英语作业设计与布置要点
(一)基于“双减”政策的制作型作业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作业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数是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
重复性地书写,所以学生的作业练习非常被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注
重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以积极自主的状态展开作业练习,从而引导学生
在作业练习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而确保作业练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
生制作英语贺卡。例如“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这一单元内容与节日
有关,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运用英语分别制作不同节日的贺卡。以“中
秋节”为主题,学生要在节日贺卡上体现出中秋节的团圆、赏月等的传统习俗,
并写出祝福性的语言内容。以“端午节”为主题,学生要在贺卡上体现出端午吃
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并写出端午安康之类的祝福语言。由此可见,制作贺卡活
动中,学生会自主学习表示节日的英语词汇以及相应的祝福语言,并会更为深入
地了解节日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英语手抄报。手抄报相对贺卡而言,
内容更为丰富,因而更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能力。如学生学习过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