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P. 42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五、“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一)布置绘画型作业
绘画型作业是一种通过构建图形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表现其内在逻辑
关系的作业类型。思维导图和表格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教师通过布置思维导
图类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所学知识内在逻
辑关系的能力,从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而表格
类作业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语态、时态之间联系及区分的认知,还能提高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设计能力,进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
(二)布置表达型作业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适合布置表达型作业。在布置表达型作业的
过程中,教师需注重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的均衡发展,以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
应用能力。对于书面表达,教师应通过设计不定标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还应对学生表达的内容进行把关,改正语法中出现的错误,进而激发学生用
英语进行表达的兴趣。对于口语表达,教师则应通过列出关键词的方式引导学生
复述,在推进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创新无处不在,
只要人们积极思考,敢于想象,就能进行创新。游戏类的活动能引导学生主动进
行创新。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可设计戏剧写作类的作业,如此激发其完成作业
的积极性。在设计戏剧写作的时候,无需按照固定的剧本进行,是写故事还是写
景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情况,设置自主与合作两种
完成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思考故事情境的发展,完成写稿任务。以小组戏剧写作
为例,可以在初稿完成之后,由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表演,然后再加工语言,改正
语言中存在不当表达或者语法错误的问题。为了降低作业的难度,还可让学生对
看过的戏剧进行模仿,在模仿中创新。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写作比语文写作更
让人苦恼,即使有话可说,也不知道用英语如何表达,表述出来的语言也不具备
任何情感色彩。戏剧故事写作作业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写作压力,还能在与
同伴的创作中获得快乐,扩展其自信心,提升其做英语作业的积极性。
(三)布置分层型作业
分层型作业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等因素设
计不同层次作业的作业类型。教师应根据学生状态设计与之相符合的作业内容,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和自信心。以教师在“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