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P. 47
ֻؽᅣ`གྷս࢝࿐ٚمᄝԚᇏႇე࢝࿐ᇏ֥Ⴕིྟ
强。在课前深入学习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素养,选择合适的微课进行
学习。对于一些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而对一些知识学
习难点与重点,学生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课堂学习活动组织环节,学生可以
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同伴活动,同教师进行交流,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与教
师互动。第二,教师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的模式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已经
由知识讲授者、课堂组织者向学习的指导者和推动者的转变。在传统教育模式中,
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性地位,牢牢把控教学进度,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只能被动
的吸收与接受。但是,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被转化为推动者。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作用。陈圣白对口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提到,要注重师生能力的共同培养和发展,翻转课堂其实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
微课内容的开发,保证微课内容能够更好契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在课堂教
学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知识中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教育,这增强了
教育的指向性,实现精准教学,提升了活动的成效,教师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提
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即发现和提出问题、展开分析、进行概括以及实现知识
系统化四个方面。第三,课堂学习时间的调整。翻转课堂减少了教师的支配时间,
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安排与规划。Willis 强调在“做中学”,学生在完成
课堂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加大了语言输入和输出,有利于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李敬川等提出少讲多学,合作共赢,节约群体授课时间,
增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间。因此,教师减少进行知识讲解的时间,增加学生
同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同学之间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投入到学习实践中,使学
生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与迁移之中,提升了知识的掌握程度
与应用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它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
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
定的,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它的
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
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