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P. 68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着眼于社会日常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
生结合已有认知,深层解读文本,培养思维习惯,提升思维水平做积极准备。在
探究主题意义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语篇、语境、学生思维应相互联合,在
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升华语篇内涵,优化思维结构。在阅读语篇
前,激活学生已有认知,聚焦文本主题,使学生在原有认知与新主题之间产生认
知冲突,为思维升级做铺垫;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与文本、作者互动,
逐层解读语篇,提炼文章主旨;阅读后,启发学生超越文本,打破固有思维,进
行意义输出,提升创造性思维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学习如何通过语言知识
和技能的运用在语篇主题情境中构建意义,还可以通过探究语篇的表层和深层意
义感悟语篇的文化意识,从而拓展思维方式,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学习能力。在
语篇意义的探索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升语篇意识,在参与和语篇主题相契合的思
维活动中,通过探究主题意义,将思维积极作用于学习活动,实现深度学习。教
师可设计以隐含主题线索的问题为前进轨道,激发学生深层思维,推进逻辑性、
批判性和创新性等高阶思维的发展。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者们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也已经
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然而,纵观整个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来说,仍然存在着以下不
可忽视的问题。
(一)偏重讲解性,忽略人本性
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学生依赖性强,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
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可塑性和创造性,仅仅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语言知识的容器。
(二)偏重内容性,忽略文化性
教学方法陈旧且受综合英语讲解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过多地
重视语法讲解、词汇讲解,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语言往往是文化的
符号,符号往往具有任意性,承载着深层的文化内涵,讲解仅限于表层意义,文
本失去其文化魅力,学生难以领略到文化之美。
(三)偏重个体性,忽略开放性
阅读课堂上,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程度好的学生,从而忽略了对整体的开放。
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协助习惯的培养需要靠老师坚持不懈的培养和打造,
实行内容开放、课堂开放、全员开放,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唤起学生的好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