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P. 90
初中英语教学理论和创新实践
教学过程中,将多篇阅读文章看作成一个整体,设计问题要偏重于比较性、迁移
性、冲突性,横向联合多篇文章,注重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较高层次
的阅读能力。
在进行群文阅读迁移性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一篇文章带动多篇阅读,在
群文阅读中设计迁移性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将一篇文章的阅读迁移到其他文章的
阅读过程中。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
这个单元时,需要让学生掌握对动物的基本描述方法,学会使用“Why do
you……”和“Because……”典型的句子对话。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
明白这些任务,再创建一些文本阅读的准备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
播放一些有关熊猫的影视短片,并且展示一些英文的配音,让学生在一边听和看
的过程中思考,panda 有哪些特点,要描述 panda 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然
后让学生朗读教材中的文本对话,还可以构建情景对话的形式去进行多样化的诵
读,帮助学生将本单元的陌生单词、语法知识融入进去,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
了解和认知,从有趣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洞察学生兴趣选择合适主题
对于阅读而言,新的主题的设置不是信手拈来的,更不是天马行空的,教师
应该寻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后靠船下篙。所以说,在主题的时候,教师应该把主题
与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为之后的比较打基础,而不能单纯
为了增加阅读量而随意的为学生学找文章,使群文阅读成为了一个空架子,徒有
其表而失去了内核。教师选择群文阅读的主题是有原因的,不可能在每一篇文章
中都开展群文阅读,一方面是课时紧张,基本的语法知识或者是基础词汇会因此
而得不到加强,另一方面是阅读文章的数量上的堆砌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教师
在选择群文阅读的主题之前,要做到洞察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巧于寻找主
题。换言之,设置合适的主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范围,
不能随便拿来一篇新闻报道就开始让学生学习,而是要以课本为“地基”再往上
逐层增高,主题所涉及的英语文章所要求的水平要与原文相当或略高于原有水
平。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 Unit10《Id like some noodles》一文中,针对一些
食物的英文,笔者搜集了世界各国的一些传统的特色小吃,作为拓展阅读可以让
同学们了解到一些国家的名字和传统的食物的词汇,例如 Italy 的 pizza,Japan 的
sushi,Britain 的 fish and chips 等等,还可以把一些各国美食的纪录片放给同学们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