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09

第五章  高中英语生活化教学 ◣







                           第五章  高中英语生活化教学




                               第一节  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受启发于裴斯泰洛齐,直接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将杜威的教育思想发展为自己的生活教
             育理论,并于 1927 年在晓庄学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即“生活即教育”“社
             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主要有三大涵义:“生活含
             有教育的意义;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首先,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在陶行知看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

             时刻发生变化意味着生活时刻都有教育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
             育。”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强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实现,
             即“用生活来教育”。教育只有与生活相联系,融入生活中才能发挥其自身的作
             用。再者,“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决定教育和教育改造生活两

             者相辅相成。教育要回归生活,实现与生活的整合,简单地把教育等同于生活,
             或者把生活视为教育,都抹杀了教育的特殊性,在今天都是不可取的,但教育与
             生活相连,教育是特殊的生活,生活是广义的教育,生活为教育提供着养料,教
             育又是为了生活,并且创造着生活。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英语学科教学的教

             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在充分发挥教材作为知识载体作用的同时,教师有
             必要将社会生活中,语言地道、鲜活有趣和学生生活密切关联的教学素材补充到
             教学内容中。同时,教学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引用英语名言、俚语和
             恰当运用幽默语言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教”与“学”变得生动活泼。此外,

             教师因人而异地合理提问和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如此,才能拉近社会
             生活与学校教育的距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101·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