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18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不愿意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材内容也不愿意尝试开发融合其他学科的
综合性教学资源。还有部分高中英语教师认为英语教学生活化仅仅就是英语课堂
内的教学生活化,课外很少积极成立各种英语兴趣小组或者组织英语竞赛活动来
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
2.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制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部分高中英语教师认识到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和新高考方案实施后,高中英
语教材经历了两次改版变革,现今的英语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
时,高中英语试题经过改革之后更加注重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
提高。这些老师能够强烈意识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
习的需要,他们有着强烈践行教学生活化的意愿。但是外文报刊、新闻摘要和电
影视频中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的教学素材内容极其
丰富,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收集整理适用于教学中的生活化素材对广大教师无疑
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一严峻考验,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搜索、分
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依据教学实际将这些资料合理地融入英语教学中的能力。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长期习惯于借助网络查找配套教案,对这些教案
进行简单加工后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备课,这就导致大部分教师在教
学内容整理、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过程组织这三方面的能力欠缺,如此也就制约
了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此外,部分高中英语教研组只有在教师参加大型英语教学比武竞赛时才会组
织开展有效的集备活动,活动中英语教师会针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
点评,提出他们的建议和分享他们以往参赛的经验等,这对参赛教师教学能力的
提升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样高效的集备活动往往一个学年才会组织一次,
很多时候教研集备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促进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情
和研究教法能力的提高。还有部分高中英语老师认为英语教研员和名师工作室对
他们在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能力提升上所起的作用微乎甚微。由此,教师在教学
能力提升方面很少能够得到外部的有效指点和帮助。
(二)学生因素
1. 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每个班级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起点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学习结果也会不一
样。从而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心态会呈现巨大的差异。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