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53

第六章  分层走班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



             培训,在正式分层走班时必然会导致学生一片混乱。因此,在保证学生的安全的
             前提下,需要对行政班的班主任和教学班的教师都进行班级管理培训。首先,行
             政班班主任需提前知晓走班学生的名单,然后根据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将学生座

             位提前做好编排。其次,班主任应在每个选择教学班选出一位负责清点人数的教
             学班班长,每节课上课前先清点好人数,确保每位学生都在相应的班级上课。对
             于未能及时到班的学生要及时询问原因,确保下次不出现类似情况。对迟到的学
             生进行批评,以确保教学班的教学能顺利进行。再次,刚开始走班的几节课前,

             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确保学生有序进入教学班上课,不急不挤,保证安全。
             最后,还需要对教学班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教学班教师到班上课前,务必要再
             次清点学生人数,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及时上课。一旦发现有学生未能按时到班,
             应立即联系行政班班主任,保证课堂有序进行。课后,由于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不

             同的班级,教师需要在每个班安排好学习小组长,负责收取和分发作业。确保课
             后管理及时有效。只有当每一位教师都负责到位,才能保证分层走班顺利进行。

                 三、学生的分层


                 (一)分层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美
             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
             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

             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
             速度、进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
             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及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
             机会等。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

             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曾提出“使
             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分层次教学就是尊重学生
             的个性、促进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分层授课也将
             以学生的成绩为基础,同时在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具体分层。

                 (二)分层原则
                 根据“因材施教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主体性理论”等,在对学生
             实施分层时,教师既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成绩,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并



                                                                                 ·145·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