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4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54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且在一个班级中,由于能力成绩的不同,学生经常会被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以
及后进生几个不同的层次。这种模式经常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所以在分层期间,教师需要注重以下 3 点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在对学生实
施分层时,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但不能将其设定为唯一的划分层
次条件。换句话说,在分层时,教师可以拿出学生历次考试的成绩,对其进行客
观的分析,同时也需要对学生日常的学习兴趣、学习表现、学习状态进行了解,
保障所划分的层次能够全面贴合学生的发展状态。第二,流动性原则。分层工作
结束后,学生所处的层次并不是固定的。当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出现进步情
况时,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其提升到上一个层次,以此增强分层的科学性,也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流动性原则指的并不是随时调动层次,教师需要定期组
织学生进行考核或者教学评价,经由自己的分析以及建议之后,方可调整学生的
所处层级。第三,民主性原则。在分层走班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体。
由学生自由选择想要去哪个班级。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建议以及指导,也
可以与学生家长共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剖析自己的综合实力,然后更加
合理地选择,以此体现出走班制教学的价值。
(三)准备工作
首先,负责分层走班制教学活动的教师撰写了完整的评价学生实验方案,并
且与校内的领导相沟通,让领导能够对此项活动形成高度认识,并能够明确该项
活动中各位教师的职责,加强了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以及基本支持。其次,教师
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相互联系,传达了与英语分层走班制教学相关的基本信息,也
需要让学生及家长了解到学生当前的英语学习情况。同时,教师重点向家长传达
了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概念以及优势,使之消除刻板的观念。例如分层就是区别对
待,就是不平等的教育。为了能够缓解家长以及学生的理解偏差,教师也采取了
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其进行介绍,并提前借用网络下载了一些与分层走班
制教学相关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以及家长意识到分层并不是固定的,其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也不是对于一些学生的轻视,而是希望学生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法。最后,教师对实验班以及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深入了解,对学
生的历次考试成绩进行充分分析,同时也与学生的班主任、家长以及学生本人进
行了沟通,进一步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保证后续教学
活动的顺利开展。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