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61

第六章  分层走班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



             师则以教学大纲以及教材为主要的考试范围,适当降低考试难度,以此检验学生
             的学习基础。同时,教师也予以了学生更多的观察,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生之
             间的互动问答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然后询问学生存在这些问

             题的原因。例如,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会发现学生在听力水平方面存在较高的差
             距。那么通过简单沟通,教师会发现 B 班的学生在听力中会存在跟不上听力速度,
             甚至不知道听力中到底讲了哪些内容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为其总结了
             一些在听力中经常会出现的短语以及词汇,然后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这些短语。在

             一定时间后,教师还通过小型测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熟练
             地掌握这些内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除此之外,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教师也尽量加强了评价的完善性以及客观
             性。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具有更高的自尊意识,尤其是对于 B

             班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在意教师的认可以及评价,并且情绪很容易会受到这些因
             素的影响。所以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教师特别注意了保证公正客观的状态,以
             此既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也能够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激励。针对 B 班的学生,
             有的教师甚至为其创设了专门的学习档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表现以

             及学习思维方法进行记录,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进步状态,对其实施合理
             的评价。
                 完善性的教学评价主要划分为两大组成部分,一为知识掌握评价,二为学习
             表现评价。

                 首先,在知识掌握评价方面,教师以日常作业、月考以及期中期末考试的卷
             面信息为主要评价内容。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了解以及分析,了解学生的闪光点
             以及问题。例如,在期末考试卷面上会有听力题、选择题、阅读题以及写作。教
             师根据学生每一个习题模块的成绩来判断学生在哪一方面存在短板。例如,有的

             学生具有较高的听力水平以及阅读水平,但是在作文中就会存在草率以及敷衍的
             态度。那么,教师就可以有方向地对其实施指导,也可以了解其存在写作问题的
             原因。例如,没有掌握较多的英语知识,或者不具有英语表达思维。基于这一前
             提,教师也可以更加详细地为其设定学习计划,促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当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大多
             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评价方式不仅不具有较高的合理性,甚至还存在片面性,



                                                                                 ·153·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