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9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209

第八章  英语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



             任务创设的语境中,交际双方应该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才能将学习者带入英语
             的交流语境。请看下面的写作任务:假如你有机会和任何一位名人共进午餐,请
             根据以下要点用英语写一篇 80 词左右的短文:这位名人是谁;你为什么想和他

             或她共进午餐;你想和他或她谈论什么。在这个任务中,学生无从了解用英语写
             作的原因,因此写作兴趣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相比之下,要求考生回复意大利朋
             友的英文邮件,用英语写信的原因更为真实。
                 第二,“学习素养”指在相对简单或较为复杂的主题语境中,运用多种策略

             学习英语,并使用英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方法等的意识和能力。尽管
             完成测评任务不能像完成学习任务那样,能够得到教师和其他资源的支持,但是
             两个任务的完成过程大体相似,都需要运用多种策略。在理解类任务中,学生需
             要通过记笔记、猜测、推断、借助标题和图片等策略帮助理解;在输出类任务中,

             学生需要通过规划、执行和评估 / 补救三个方面的策略来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既
             是使用英语的过程,又是学习英语的过程。另外,听力或阅读任务的命题原则之
             一,就是材料要有时代性和一定的信息量,换言之,阅读语篇必须包含新信息。
             同时,有的题目要求学生将新知识和新技能运用到新的场景中,来检验学生的理

             解程度,这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的途径之一;另外,高考中的概要写作
             题型,就是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学习知识和技能时常用的一种写作技能,是培养
             学习素养的重要工具。
                 第三,“思辨素养”指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或学习时,独立思考与判断,运

             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试题中融入
             思辨素养的培养有两个途径:一是选择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来引发学生在阅读中自
             觉思辨;二是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中,通过设计引发思辨的问题,来提升学生的思
             辨能力。以 2020 年高考题为例,全国卷中有重复阅读的体验、动物保护、几代

             人共同居住和生态平衡等引发思辨的热点话题。在设问中询问作者的态度,让学
             生选择合适的标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通过理解语篇内容进行逻辑推理,通过
             归纳和概括等思辨过程来答题。
                 (三)“关键能力”的细化和扩充,影响任务设计的范围

                 与原来的高考大纲相比,英语科基于《体系》,在听、读、写三方面之外,
             增加了口语表达能力,细化了写作的评分标准。在听力方面,“理解说话人的观
             点和态度”与“理解说话人的目的”两个微技能,在原来的大纲中是一种微技能,



                                                                                 ·201·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