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44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内完成相关要求。教师仔细选择测试用的图画,要能控制需要的基本词汇及占主
导地位的句子结构。另一种利用图片进行测试的方法是 A.S.Pahner 曾在 IRAL 发
表的交际测验。方法如下:由学生分别扮演考生和考官,面前摆有五幅图画,每
幅图画只在一个方面与另外四幅有所不同,给学生一张带有一个字母(A、B、C、
D 或 E)的卡片,考官看不见字母,要求该考生描述与字母相对应的图画,然后,
考官根据描述内容找出那幅图画。考官不仅要根据考生演说的确与流利程度,而
且还要根据描述同一幅图画之前所花费的时间长短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最后核对
卡片。这种方法趣味性强,适合于在低年级使用。
口语教学时,不必所有形式都采用,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
2~3 种。改变教学方法,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课堂上,我们提倡
的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说、多练。老师扮演的角色是总指挥,而不是激
情演讲的演说者。对于阅读文章或对话的教学,我们采用了引导复述、对话、讨
论、即时背诵等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还达到了锻炼学生人人动脑想、个个开
口说的目的。
(三)激发学习动机、减轻焦虑心理
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中,有许多因素参
与并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而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随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受到重视,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如何
学习的今天,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情感因素对学
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情感和认知是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积极的情感因素如自信、强烈的动机等有利于促进认知活
动的顺利有效进行,而消极的情感因素如紧张、焦虑等则会阻碍认知活动的进行。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我们对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革,但
教学效果仍然不能让我们满意,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让我们忧虑对英语口语
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努力程度不够;学习中由于紧张情绪
而不能成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久而久之自信心受挫,学习成了一种负担,
失去了学习动力,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
所谓动机意指对某种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为达到该目的而做出一定的努
力。Gardner R.C. 把学习动机定义为“个体出于愿望或满足感在学习语言时的努
力程度”。换句话说,口语学习活动的产生与持续总有其内部的、心理上的原因,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