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89
第四章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
影响,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多沟通,本着“以
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学生“亦师亦友”,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助益其
学习。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师应积极在教学过程中进
行努力创新,践行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
生的英语能力。
(二)回归生活世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将课堂教学更加地贴近学
生的生活及现代社会的习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三方面:生活性、
发展性及生命性。因此,如何加强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成为现在课
改主要攻克的难题。
生活世界最先由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的本意,
其实是说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活动及产物,都依赖于现实的生活环
境,而且这种环境是很具体的。现实的生活环境,是科学世界和文化世界能够产
生的基础和源头。有专家认为,我们有两个家园:一个是现实而具体的生活世界,
另一个是科学世界。前者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类可以清楚地感知到,毕竟人类
是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中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后者是一种理性世界,它并不是
可以直接感知到的,而是由人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产物。是人类从各种现象中,
通过理性分析得出的世界本质,一种较为抽象的表述。总而言之,生活世界是具
体存在的,科学世界则是一个抽象的世界。
新课程改革将如何把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作为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一直以来,
中国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师都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填鸭式”
教育,课堂教学的本质还是应试教育。这种方式,其实是脱离了生活世界,使得
学生得到的知识,是与现实世界分离的、无用的。其本质,忽略了现实的生活,
无视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创造能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只会“死读书”,丝毫没
有实战能力。教学课堂,与其说是学习知识,不如说是现实生活的衍生。新课改
的理念,其实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塑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在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感到浓郁的生活气息,点燃他们对生活的
好奇和挑战。
课堂活动应基于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