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92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二)英语写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教师对英语写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行动
当老师布置写作任务时,通常只是单纯地布置一个写作任务,没有前期铺垫,
没有信息输入,更没有词汇积累。只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布置一定的话题
和字数,然后学生按要求开始写作,如此简单直接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
惧怕心理,抗拒写作。此外,几乎所有教师都从未亲自写过自己布置的作文,因
此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预估不足,如时间是否合理、词汇量是否够用、内容深
度是否恰当等。
2. 对于习作的评价存在很大的问题
教师经常会找几篇范文,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单词和句子,但教学效果不尽理
想。因为这并不是针对学生在具体写作中遇到的问题,问题都被忽视了,谈何解
决。从长远来看,学生们的写作还是没有进步。死记硬背那些好词好句,没有发
散思维,再怎么写还是那几个词句,作文生搬硬套缺乏灵动的文采,这是学生不
喜欢写作的原因之一。
3. 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排斥和消极态度
学生逐渐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原因就是他们不能在作文中痛快地表达自己
的观点。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贫乏的词汇量,僵硬的写作技巧,深感苦恼,
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面对高考的大棒,目前的英语课堂逐渐失去了语言
教学与沟通的初衷。通常是老师在自顾自地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向学生快速地灌
输了大量的语法和单词,让学生感到疲惫和失望,况且大多数的信息输入是分散
的,学生没有机会理解全文和句子结构,同时也缺乏练习和表达的机会,因此,
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只有掌握了表面肤浅的知识,对句子结构中主谓宾定状补等
句子成分的位置及用法总是很头疼,混淆不清,缺乏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4.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失
许多教师面对考试压力,想急于求成,或懒惰心理,不认真选取题材布置作
文,然后范文评析,没有培养学生的思维及搭建知识结构,粗暴地剥夺了学生的
交流机会,学生的语感无从谈起。大多数学生使用旧知识,缺乏吸收和建立新知
识的能力,他们的表达能力很欠缺,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没有变化,枯燥乏味。长
此以往,学生自然对写作课提不起兴趣,存在厌恶心理。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