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24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三是大学价值观体系的外化,体现出大学在一切行为、观念中的主导意识和价值
取向。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和不
懈追求,是基于自身的基础条件、教育目标、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使学校获
得更大的发展,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
大学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内生性。大学精神的生成源于“大学”
这个主体的内部,虽然受外界的影响并同外界发生联系,但不是外界所强行规定
的。二是集体性。大学精神是一种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全校师生心理和精神状态的总和,是校园师生员工共有的精神,不是某一个层
面人群或少数人的精神所能代表的。三是特色性。大学精神是大学独特个性的反
映。由于大学历史背景、类别、层次上的多样性,其大学精神的生成与表现必然
具有各自的特色性。四是相对独立性。大学的独立性或对独立性的追求是生成大
学精神的前提,否则难以产生自己的大学精神。五是统一性。大学精神是大学人
在思想与情感互动并外化为行为作风的基础上,达到思想、情感、作风相统一时,
才得以形成并受到肯定。也只有达到这种统一,才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影响力。六
是感知差异性。大学精神必须全身心地深入大学才能体会,而且由于感受的人不
同,感受的角度不同,对大学精神的感知和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如北大精神,有
学者认为是进取精神、创新精神,有人认为是“牺牲精神”,还有的认为是“大
度包容”和“思想自由”的精神。七是鲜明的时代性。大学精神是时代精神与社
会价值观在高等学校的折射,处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学精神的产生和发
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趋势的影响,离不开在特定背景和条件下办学的
方向与宗旨,它的形成,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产物。
大学精神具有导向和规范、凝聚与激励、熏陶和感染等作用。它是维系大学
运转的内在精神力量,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影响为,奠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思
想、理论和文化基础,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
构建高校的大学精神须立足本校原有校史积淀,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兴思
想文化,整合当中的乐观、进步的思想,并将其融入自身的精神体系中,使之作
用于优良学风构建实践活动。高校所拥有的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学风建设具有导向
作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的具体体现。正确的大学精神就是要明
确学校存在的意义,培养满足祖国、社会需求的人才,即专业技能知识过硬,思
想品德高尚,教书育人是其最终目的,实现学校的价值。只有高校的管理层人员、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