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44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主体的身份,可分为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依据是否采用数学方法,分为量化评
            价与非量化评价等。
                (二)学风建设评价

                学风建设评价就是根据高校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对其学风建设的过程和结
            果给予科学的评价。具体来讲就是将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加以量化,设定合理的
            评价指标,通过各院系反馈的真实的信息、数据对学风的状态、过程和结果做出
            的分析和考证,借以提高高校学风建设的水平。

                (三)学风建设与学风建设评价的相互关系
                1. 学风建设是对高校学风状况进行评价的目标所在
                学风建设的目的是促进高校形成优良学风,而学风评价的目的则是保证高校
            学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风建设方法多种多样,在宣讲、号召等传统手段之

            外,定量地考察一个学院或一所学校的学风情况,应当是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过
            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2. 学风建设评价是检验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
                学风建设评价是考查、评判高校学风好坏、发现主要问题、确定下一步改进

            的方向的重要的方法,是对学风问题的综合、系统的研究,对学风建设具有“四
            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高校有必要通过构建学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来有针对性
            地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四)大学生学风建设评价的作用

                学风建设评价对于如何加快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步伐,如何建设优良的学风,
            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的需要的人才,以迎接教育全球化的挑战,实现高等教育
            新的突破有着直接、现实的意义。它揭示了学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人才培养的
            模式、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一,通过正当的学风建设评价方式,能够科学且客观反映大学生的行为
            习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强学风的建设。大学生既是高校教育的主
            体,高校评价的主体,大学生的行为好与坏,直接反映到学风的评价上面,从而
            影响大学的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大学生是直接营造者,也是最大受益者。良好

            的学习行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使大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在新
            的领域站稳脚跟。正当的学风建设评价也体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136·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