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45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建设评价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
             的总和。培养模式与学风建设评价的双向互动,完成了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抓紧落实好大学生培养模式,素质评价方式是当务之急因此,建立一套完整、全

             面、系统的评价方式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状迟,找出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校、
             学生个体之间的平衡点,及时找出不足、差距和纰漏,制定发展规划,制订策略,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纠正学风不良的现象,利于大学生学习行为的良好养成。大
             学的正常学习价值观应该包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成熟在胸、扎实肯干、志向

             远大等特征。通过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学生自身、校方管理者可以
             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学风的组成体系,通过实证的分析,作为基础,是大学生学风
             建设评价的客观标准。
                 第二,促进高校教师综合能力。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中华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播种人,是塑造祖国未来的新一代大师。通过建设大
             学生评价模型的建立,也给教师的素质建立了一个隐形的模型,指引教师未来在
             大学风建设中应该扮演角色。首先,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者的人品、道德、
             修养、风范对受教育者起着示范、引导、感化、熏陶的作用,其影响往往延续一

             个人的终生,教师在他所教育的学生心目中印有其他无法代替的烙印。正因为如
             此,教育者的师表、师德、更为重要。他应当无私无畏、勤奋进取、忠诚自己所
             从事的教育事业,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其次,使教师正确提高学校建设的重视程度。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作为一名教

             育者应当全面去培养教育学生,切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要把教人做人放在首
             位,把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每时每刻,贯穿于教育科学各个环节,教育
             他们热爱祖国,维护集体利益,关心他人,克己奉公,鄙视利己排他和损公的行
             为,成为一个对人类社会有所作为和贡献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

             握征服自然,建设祖国所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创造性、适应性和应
             变能力,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一句话,教育者应当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全面发展
             高素质的有用之才。最后,加强对课程的改革,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也不断提高
             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学术科研水平,积极钻研教育科学及关联的科学知识,如

             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等,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找出规律性的育人方法,提
             高学风综合评价的各项指标,以各种各样的形研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提高
             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成绩。



                                                                                 ·137·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