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50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的处理情况等;教务部门的学生考试情况、相关资格证书的考取情况等;教师的
学生签到记录、课堂考察情况等;财务部门的财务报表、财务预算等。其中涉
及的收集方法有档案查询法、调查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观察法、个案分析
法等。
4. 分析评价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将数据汇总整理得出一定
的结论。分析评价是将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由定性到定量,再由定量到定性的过
程。通过真实、可靠的数据,突出反映了学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以便对症下药,提出有效的改良措施。
5. 综合反馈
综合反馈是评价者将评价结果形成系统、完整的书面报告,然后与被评价
者和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的过程。反馈的对象既要包括学生本人,以便其了解
近阶段的学习状况,尽快查漏补缺,又要包括相关职能工作部门,以便其掌握学
生的总体情况,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综合评价体系的进一步
完善。
四、大学生学风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的政策依据
(一)评价体系构建的国家政策依据
构建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依据与支持,政策依据一般包
括国家层面的教育纲领性文件、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的
讲话精神与重要批示,以及各个高校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学风建设发展规划
或实施方案等。本节政策依据为国家层面颁布的关于学风建设及学风评价的政策
文件及重要会议、重要行动和讲话精神。
2004 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该评估方案中有详细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案共7个“一级指标”,
第 6 个“一级指标”是“学风”,包括了“教师风范”和“学习风气”两个主要
内容,其中“教师风范”指标考察教师是否严谨治学、认真从教的岗位责任,师
德师风的培养,而学习风气涵盖学校方方面面的环境与氛围,尤其是学生群体的
外化表现和内在素养情况。2010 年,教育部关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 年)》中针对高等教育提出要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自主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