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46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第三,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学风状况,鉴于此可以使校方的管理方式、手段
            上进行改革。一所大学的学风彰显着学校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学校教育管理的
            现代化水平,对大学生学风的评价高低,也是对学校社会声誉、治学理念、就业

            能力等之各个方面的一个考察、评估与督促。可以推动管理体制的创新。通过学
            风建设评价的创新,能极大增强高等学校发展的活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
            作涉及高等教育了各个方面,其中就有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
            度。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政策突破来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充

            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务实的管理制度。面对目前众多的发展机遇,学校可以
            探索建立实施“十四五”学校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在创新工作、学风建设评价
            工作上实现新的突破,促进了学校的长期规划,通过学风建设评价的定位,根据
            每个学校,每个学院、每个班级的现状基础考虑未来的发展定位。学风的评价是

            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不断积累强化的过程,需要学校上下多个部门的统一,院系、
            学工处、质管办等各个处室需要建立有序,系统地收集来自多方的数据,进行保
            留、考察与调研。目前的高校没有做到这一点,各部门的分工不同,甚至没有对
            学风建设评价有明确的分工,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办公室,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推卸责任。

                二、大学生学风评价理论基础

                (一)德育理论

                德育理论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有以下四种形态:德育思想、德育
            论、德育学和德育原理。德育思想是对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反映了人们对德
            育问题的主观判断和选择;“德育论”是在教育学产生以后,与课程论、教学论
            等理论并列的,具有一定的专门性、系统性的,关于德育思想的理论化形态;德

            育学是从众多的教育学科领域中分化出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育理论形态,
            是一种“复数”形式的“德育科学”;德育原理则是在研究一般理论问题和学校
            德育领域过程中,对诸多德育科学研究整合而形成的一般理论形态,具有基础性、
            理论性、综合性等特征。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管理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计划、

            有目标、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系统的积极影响,在学生加以主动体验、认识与践
            行的基础上,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的教
            育活动。高校学风建设属于学校德育管理范畴,因此德育理论是高校学风建设及



            ·138·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