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60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总体目标,因此,在评价体系构建时应学习其成功经验,总结其重要因素,提炼
            评价体系框架,形成“一级指标”。
                第一,保障。保障有人力保障、物质保障和管理保障,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在

            保障齐全的环境下形成的。人力保障包括学风建设中领导参与,还有成立专门的
            工作机构以及对学生学风发挥主力的辅导员作用发挥;物质环境包括学校内及部
            分校外的能够对学风建设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应给予学风专项经费
            支持、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和使用。此外,校内和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学

            生的生活设施、服务设施等也应配备完善,而在管理上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如
            人才培养方案、学风实施方案、明确的违纪教育处理办法等,为建设优良学风环
            境提供基本保障。
                第二,辅导员。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和

            落实者,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主要力量。高校辅导员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
            史任务新的需要,以及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新的发展要求,高校辅导员应进一步
            加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强化学风建设。一方面,加强与专业、教务老师建立有

            效的沟通渠道。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加强与专业课、公共课及教务老师建
            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由于各高校公共课教
            师大部分来自二级学院或教学部,专业课老师也来自各教研室,教务部门的老师
            又有独立的办公系统,加上学生上课教室不固定等多方面原因,平时辅导员与各

            专业课、公共课、教务部门老师的沟通交流机会是有限的。因此,教学与管理工
            作没有更好地统一起来。虽然专任老师会课堂考勤,教务老师也会例行查课,但
            由于沟通渠道的受限,多数有效信息不能更好地直接反馈给辅导员,辅导员只能
            通过到课堂、下寝室或从学生干部的反馈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进

            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基于以上,辅导员老师可通过与各科老师建立交流反馈
            QQ、微信群或定期召开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联系,各任课老师可以通过
            群聊的方式将课堂实际情况实时反馈,教务老师也需要及时将查课情况向辅导员
            反馈,真正形成课上有问题,课下及时解决与处理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将职

            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学风建设,其主要目的在于为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检验学习效果,使其不迷茫,更好地做好学
            业生涯规划,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既定目标。很多学校会将职业生涯规划课



            ·152·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