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64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系统地描述得来的结果。所以学风评价活动是一个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结果来源
于过程,没有学风评价的过程就没有学风建设的结果,而盲目地把学风评价与学
风建设混为一谈就会导致学风评价手段的单一。学术的研究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
分析,而学风的评价笔者认为也应该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去分析,而现如今更多的
学者、高校管理者更为提倡学风建设的口号、定性地去分析与解决学风建设的疑
难杂症。我们认为在定性的基础上做一部分定量评价或者说用定量的方式去做定
性的评论,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
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现有
的学风状况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的规律。比如,我们说这个学院的学风好,因为活
动上搞得多,毕业率高,那说明,这个学院学风建设优良,而好在哪,为什么好,
对于“好”是怎么定义,怎么评价,怎么定义,如何用可让人信服的证明去说服
众人,这一点较难实现。对于评价活动,学者经常进行可操作性分析,就所观察
的现象,调研进一步说明。而这个说明的过程,也就也评价的过程,评价体系构
建中,维度不能统一,由于学者的研究背景与视角各不相同,因此对一部分感性,
抽象的概念也会构建出不同的维度。很少用到对学风现状用到数量特征、数量关
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而评价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可以定性,比
如精神面貌、品德、性格、品质、学习态度等,又有一部分可以测量,如学习成
绩、卫生得分、四六级通过率等,在各种复杂因素都存在的情况下,评价的结果
只是好、中、差。这种评价方式区分度低,且由于没有抓住事物本质而忽略了学
风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最后疏于改正,学风建设只是停留于形式。
第四节 学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原则
一、学风评价主要方法介绍
(一)层次分析法
1. 层次分析法概念与理论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它是将决策的事物分
解成目标、指标层、子指标层等层次,在此基础上做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的决策
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 A.L.Seaty 教授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来的一种系统分析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