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63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建设评价
四、效果评价体系
包括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评定,科研、学术成果,就业情况等。主要考查
学生工作的长期发展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是否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
展,是否提高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者的教学能力。这些平台都集中反映在
学风建设上,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这四个方面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从准备到实
施到产生成果,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目前大学生学风评价系统的不足
一、对学风评价整体认识不准确和不全面
许多高校重视教育的评估,如绩效考核、教学质量评估,但疏于对学风的评
价,更多的学者认为学风是一种感情,从经验出发的氛围,解决方式也更多应以
实际调查为主,结合学校的自身状况去加以整改。而学风不是自然成形的,正如
其他事物的成长过程一样,事物的发展必要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一个过
程。学风是诸多教育方面共同的必然结果。若要取得令人瞩目的实际效果,笔者
认为就应该有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系统。然而,中国高校的各个管理部门,
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学风建设方面,没有首先从学风评价的角度开展第一步
工作,导致学风评价认识不足,学生教师动作大,收效少,整体动员大,局部实
施小。学风的评价在学风建设的整个活动中起到的作用不明显,地位比较低。也
有的高校起用了新的评价方法,更多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展开工作,但是全
校上下没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思路,在学风评价方面褒贬不一,没有弄清不同层的
学风建设所需要的学风评价是不同的。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共同作业的
力度不足。学校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系统,全体上下对学评价系统没有明确的责
任制,最后评价结果也不够准确,不能达成共识。
二、学风评价手段单一
现代评价的手段很多,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的及全方位的、
动态的评价,学风的评价应该是建立在对学风指标的缜密的建构、精确的计算及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