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61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建设评价



             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其实从辅导员视角来看还可以更早一点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
             或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或在大二专业分流后,早一点让同学们了解到所学专业的
             考研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在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可向分管学工的副书记汇报,邀

             请各系室主任或分管院领导为新生上一堂详细的专业介绍课,让学生们全面了解
             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在之后的一对一谈话过程中,辅导员可将学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列为谈话内容,为每一位同学制定专属详实的规划。另外,很多学
             院的校友工作是由辅导员兼任的,这时一定要利用好校友资源,可通过邀请优秀

             校友回母校交流分享,或带领学生到校友企业实地参观考察,让同学们多与社会
             接触,多与实践接触,了解所学专业的实际用途以及市场前景。考研方面,可邀
             请优秀学长学姐做经验交流分享,发挥优秀朋辈学业辅导员作用,积极带动更多
             同学向榜样学习。

                 第三,教师。学风建设中,教风是关键。教师应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以良
             好教风促进学风建设。首先应保障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其次,师德师风是高校教
             师队伍极其重要的内容,高校教师应具备高度责任感,实施教学育人,应确保并
             鼓励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教授给大学生上课、开展讲座;最后教师应以其学识、

             文化、道德修养与学生相处,不谋私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教师指导学生
             开展创新活动和论文写作;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在专业上不断深入探究,
             以扎实的科研和教学立足高校,影响并引领学生。
                 第四,学生。高校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学风建设中应将学生的理想

             信念放在首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学生遵纪守法,不以所学知识与技能做
             出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此外,应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学生第一要务是学习,应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风教育与责任担当,
             在思想上引领大学生,帮助其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明确自身目标和为社会服务的

             使命感;鼓励并帮助学生参加学术科技创新类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社会实践的开
             展,高校是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应高度关注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的衔
             接与适应性教育与生涯规划,在社会实践实习中提高个人能力,共同促进学生综
             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形成良好学风氛围。

                 第五,评价。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高校大力开展学风建设,也要
             营造学风建设的舆论氛围,宣传学风建设政策及成效,重视学风的校内外评价结
             果,在学校范围中形成师生关注、认知、讨论、思考学风观念和学风建设的舆论



                                                                                 ·153·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