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73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建设评价



             0 ≤ E ≤ 100)。
                 ④平均评价值(Ep):是指评标委员会成员对某评价因素评价的平均值。
                    平均评价值(Ep)= 全体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评价值之和 ÷ 评委数

                 ⑤权重(W):是指评价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第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 1;每一个评价因素的下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
             之和为 1。
                 ⑥加权平均评价值(Epw):是指加权后的平均评价值。

                       加权平均评价值(Epw)= 平均评价值(Ep)× 权重(W)
                 ⑦综合评价值(Ez):是指同一级评价因素的加权平均评价值(Epw)之和。
             综合评价值也是对应的上一级评价。
                 3. 评价步骤

                 ①模糊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
             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适宜,将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指标的构建
             应广泛涉猎与该评价指标系统行业资料或者相关的法律法规。
                 ②采用构建好权重向量。通过专家经验法或者 AHP 层次分析法构建好权重

             向量。
                 ③构建隶属矩阵。建立适合的隶属函数从而构建好隶属矩阵。
                 ④隶属矩阵和权重的合成。采用适合的合成因子对其进行合成,并对结果向
             量进行解释。


                 二、主要评价方法优缺点分析及选择

                 (一)主要评价方法优缺点分析
                 1.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与缺点

                 (1)优点
                 ①系统性的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
             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

             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
             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确。这种方法尤其可用于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



                                                                                 ·165·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