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74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以及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
                ②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
                这种方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

            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
            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且能把多目标、多准则又难以全部量化处理
            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
            次元素的数量关系后,最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计算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

            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
                ③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
                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
            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们决策过程的

            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把判断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步骤留给了大脑,
            只保留人脑对要素的印象,化为简单的权重进行计算。这种思想能处理许多用传
            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
                (2)缺点

                ①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较优者。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时候,
            可能就会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学者自身的创造能力不够,造成了学者尽管在学
            者想出来的众多方案中选了一个最好的出来,但其效果仍然不够企业所做出来的

            效果好。而对于大部分决策者来说,如果一种分析工具能替学者分析出在学者已
            知的方案里的最优者,然后指出已知方案的不足,又或者甚至再提出改进方案的
            话,这种分析工具才是比较完美的。但显然,层次分析法还没能做到这点。
                ②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

                在如今对科学的方法的评价中,一般都认为一门科学需要比较严格的数学论
            证和完善的定量方法。但现实世界的问题和人脑考虑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
            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说明一切的。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带有模拟人脑的决策方式的方
            法,因此必然带有较多的定性色彩。

                ③指标过多时,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
                当学者希望能解决较普遍的问题时,指标的选取数量很可能也就随之增加。
            指标的增加就意味着学者要构造层次更深、数量更多、规模更庞大的判断矩阵。



            ·166·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