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71

第三章  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融合发展



                 (3)加强室内文化育人环境建设,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学生交往空间
                 积极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室内文化育人空间。高校中各大教学楼宇是学生们
             主要的交往空间,包括班级教室、公共教室、实验室、实训室、阶梯教室、自习

             室等,其中楼宇内的通道型交往空间(大厅、走廊、公共电梯及楼梯间等区域)
             也是学生间交流的主要场所。高校的楼宇室内空间建设,应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
             氛围,如积极打造墙面文化,积极灌输学校文化理念、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国家
             教育教学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以及名人名言的熏陶、专业知识的渗透

             等方面,创设读书角、将知识学习、拼搏奋斗的精神展示在学校的各种空间,营
             造积极向上的书香气息。
                 ①班级教室文化空间的多样展示、营造多彩纷呈的教室特色文化。
                 高校的班级往往区别于初高中,他们往往不在一个固定的教育场所,学生穿

             行于不同的教室课堂,相互间的沟通也大大加强,班级文化也不再固定于一组群
             体,文化宣教内容也不再集中于考试。可在班级的部分区域设立创新文化交流区
             域,提倡学生根据各自专业进行文化艺术等交流的空间。
                 ②打造高质大学生活环境,创建高校“家”文化体系。

                 “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公寓“家”文化的营造对学生健康
             人格的塑造,以及高尚情操的陶冶发挥重要作用。优雅舒适温馨的公寓住宿环境、
             舒适雅致的食堂就餐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家的温暖与归属感。学生公
             寓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阵地。家文

             化的影响如春雨润物,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心境,公寓已成为学生潜移默化的隐形
             学园。
                 ③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新形式,创建各类学生交往活动空间。
                 学校应支持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平台展现个人

             才华,让其在学校中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活动空间的打造,也对丰富学生的大
             学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学术沙龙交流活动
             室、大学生团学活动室等。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加强,学生的心理压
             力逐渐增大,高校需建立心理咨询室、解压室等舒压的空间,释放学生学习和生

             活的压力,改善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4)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作为能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蕴含着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也是校园



                                                                                  ·63·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